羽绒服造假事件引发行业关注

羽绒服造假事件引发行业关注

近日,羽绒服造假事件频繁登上热搜,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其中,湖州织里警方在 11 月初查获了 7 万余件劣质儿童羽绒服,吊牌显示羽绒绒子含量为 70%,但专业检测却基本为零。类似的事件并非个例,多地都出现了制售假冒伪劣羽绒制品的情况,如江西越之翎羽绒有限公司、河北羽兴羽绒公司、波纳通工厂店等涉事企业,多为中小规模企业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。

据了解,这些造假行为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利益驱动。部分不良商家为降低成本、提高利润,选择使用劣质填充物或减少填充量,甚至连检测端都存在造假情况,标明绒子含量的检测报告、吊牌、羽绒充气标等都能买到‘通版’。以目前 56 万元/吨白鸭绒的价格计算,一件正常填充 220g 的 90%白鸭绒羽绒服成本约 343.6 元,而用‘飞丝’填充物制成的‘羽绒服’成本价仅不到 40 元。这些不法商家还通过‘分仓’发货躲避监管。

市场监管总局已对多地制售假冒伪劣羽绒制品问题实行挂牌督办,中羽协也发文提醒消费者购买要选择正规渠道,避免低价陷阱。多位受访专家表示,羽绒服造假事件曝光后,消费者对中小厂商、白牌企业的信任减弱,更倾向于有品牌背书的企业,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羽绒服行业向头部品牌集中,行业或开启大浪淘沙的序幕。

与此同时,今年以来羽绒服的原料成本不断攀升,截至 11 月 26 日,90%白鹅绒和 90%白鸭绒价格较一年前整体涨幅达 30% - 40%。而在电商平台主导的低价竞争模式下,中小企业面临成本上涨和售价偏低的双重压力,利润被进一步压缩。与中小企业不同,大品牌的溢价能力较高,拥有更多提价空间,例如波司登今年‘双 11’客单价就有所提升。

羽绒服造假事件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,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,如误导消费者对正常价格的判断,导致‘劣币驱逐良币’的现象,最终损害行业声誉。行业应加强自律,建立质量标准和监管机制,提高商家违规成本,电商平台也应优化竞争机制,鼓励商家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讯知在线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m.xzxci.cn/2024/12/09/31669.shtml

Like (0)
讯知在线讯知在线
Previous 2024年12月9日 下午3:12
Next 2024年12月9日 下午3:22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