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韧性城市,应对未来挑战
面对极端天气、气候事件和各类灾害频发,打造韧性城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题中之义。近日,中办、国办发布《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》,提出了建设时间表:到2027年,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;到2030年,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。
何谓韧性城市?
韧性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,减轻灾害损失,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。通俗一点说,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生命体,它应该有强健的“体魄”,面对各类灾害和风险时,应该有强大的抵抗力、免疫力和自愈力。
构筑韧性城市,提升城市设施韧性
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安全发展的保障。建设韧性城市,首先要提升城市设施韧性。
* 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,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。数字化可以赋能城市管理,提高基础设施的监测、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,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、智慧化。
* 健全城区排涝通道、泵站、闸门、排水管网与周边江河湖海、水库等应急洪涝联排联调机制。提升城市排水系统能力,有效应对极端天气下的内涝风险。
* 推动城市轨道交通、地下车库等重点设施防灾避灾能力的提升。加强重点设施的抗震、防洪、防火等能力建设,确保其在灾害发生时能够保障居民安全。
提升城市管理韧性,加强隐患防治
城市管理韧性关乎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。打造韧性城市,需要加强隐患防治,提升城市管理能力。
* 建立健全数字赋能、多方参与的住区安全治理体系。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强住区安全管理,防范火灾、电动车火灾、地震等风险。
* 强化对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、住区消防车通道、安全疏散体系等隐患防治。消除住区安全隐患,提升城市住区韧性。
* 提升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。加强城市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,增强城市快速响应、高效处置的能力。
培养市民风险意识,全民参与韧性城市建设
打造韧性城市离不开市民的参与。建设韧性城市,需要提升市民风险意识,鼓励全民参与。
* 开展城市灾害风险普查和宣传教育。让市民了解城市面临的风险,提高其灾害防范意识。
* 引导市民提升应急能力,参加应急演练。让市民掌握基本的避险自救知识和技能,增强其自救互助能力。
* 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。社区组织和志愿者可以成为韧性城市建设的基层力量,参与风险隐患排查、应急处置和居民救助等工作。
韧性城市,保障民生福祉,支撑城市发展
打造韧性城市,不仅可以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各类风险,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还能提升城市综合治理能力,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。
* 韧性城市,提升城市安全感和幸福感。城市有韧性,才能更好地保障居民日常安全,提升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。
* 韧性城市,支撑产业升级、融合、创新。城市安全稳定是产业发展的基石,韧性城市可以更好地支撑产业升级、融合、创新,促进经济发展。
* 韧性城市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。城市韧性足,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、安全、宜居、舒适生活环境的需要,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。
原创文章,作者:讯知在线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m.xzxci.cn/2024/12/09/31324.s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