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佛燕京丛书三秩育新知

哈佛燕京丛书三秩育新知

在上世纪九十年代,伴随着中国学术思想的大转型,“三联·哈佛燕京学术丛书”应运而生。这套丛书旨在推动中国学术原创著作的出版,为中国新旧中青年学人提供一个展现学术成果的平台。时任丛书学术委员会主任季羡林明确阐述了丛书宗旨:“追求有利于学术,不求闻达于世间。”

自1994年创立以来,“三联·哈佛燕京学术丛书”走过30个年头,出版了近120种优秀作品,作者阵容涵盖40后至90后学人,为中国学术界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三联书店前总经理、总编辑董秀玉回顾了丛书的创立过程,强调丛书坚持严格的审查把关,每一部书稿都经过专家评审,不走后门,不讲人情。

在本次纪念研讨会上,丛书作者们齐聚一堂,探讨当代中国学术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和问题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主持了研讨会,围绕“当代中国学术三十年”这一重大学术议题,与会者展开深入讨论。

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、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认为,人工智能的突破将开启人类历史的新篇章,希望丛书能够继续出版下去,直到拥有人工智能作者。

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王铭铭指出,文化自觉的命题目前面临微妙处境,呼吁平衡自视和他视,找到平衡点。

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丁耘回顾了传统文化的复兴历程,指出复兴的势已造成,但复兴的理尚未明晰,亟需学术界深入研究。

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唐文明认为,未来关于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可能会与地缘、古今、中西等大问题密切相关。

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震强调,在中西学术互动的大背景下,给当代中国哲学确立自己的位置至关重要,需要找到一个更大的体系来定位自己。

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宫志翀指出,中国哲学研究面临范式的综合问题,呼吁经典的解释学研究与中国哲学理论的新创造相互支撑。

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宁关注人文在丛书中的体现,认为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需要良性互动、共同发展,呼吁重视史学中蕴含的情感体悟和深邃思辨。

与会者们共同回顾了“三联·哈佛燕京学术丛书”三十载的耕耘与奉献,肯定了它对当代中国学术发展的贡献,并探讨了未来学术出版和学术研究面临的新挑战和发展方向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讯知在线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m.xzxci.cn/2024/12/02/26776.shtml

Like (0)
讯知在线讯知在线
Previous 2024年12月2日 下午10:53
Next 2024年12月2日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