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付费模式招致争议,掠夺性定价成众矢之的

后付费模式招致争议,掠夺性定价成众矢之的

双11期间,电商平台推出的“先用后付”服务引发争议。上海市消保委指出,该模式存在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受限、服务协议告知不充分、取消方式不便捷等问题。

掠夺性定价成众矢之的

“先用后付”本质上是一种消费金融模式,电商平台通过提供支付灵活性促进交易。为了推广该服务,各大平台纷纷向商家让利,并以各种方式吸引消费者使用。

例如,淘天免收先用后付服务费,拼多多推出“0元下单”活动。这些措施看似便利,实则会导致消费者不知不觉购买大量不必要的商品。社交平台上出现不少消费者的吐槽,称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了高额消费。

工信部专家盘和林指出,“先用后付”实际上是一种掠夺性定价模式,电商平台通过隐瞒实际成本和风险,诱导消费者冲动消费。

消费者权益受损

先用后付的另一个问题在于侵犯消费者权益。消费者可能在没有充分了解服务条款的情况下开通该功能,导致后续出现逾期还款或高额利息的情况。此外,电商平台对于消费者的取消需求反应迟缓,使得消费者无法及时关闭该功能。

先用后付的海外发展历程

先用后付并非新鲜事物,在海外被称为“Buy Now Pay Later”,由瑞典公司Klarna于2005年提出。由于当时互联网渗透率低,先用后付与信用卡竞争失败。

移动互联网时代,先用后付重出江湖,并受到苹果等科技巨头的青睐。海外平台Afterpay投资国内平台“西瓜买单”,但由于线下场景受限,发展受阻。

国内先用后付的兴起

国内电商行业进入存量市场后,平台竞争加剧。为了争夺商家资源,平台向商家让利,导致先用后付在线上场景兴起。淘天等平台免收先用后付服务费,吸引商家入驻。

先用后付的优势和风险

先用后付的优势在于延迟支付缓解财务压力,实现“支付无痛感”。但其也存在隐患:

* 消费者缺乏消费总额的真实感知,导致过度消费。

* 省略支付环节后,消费者对消费行为的决策能力降低。

* 电商平台推卸责任,将风险转移给消费者。

监管部门的回应

针对先用后付引发的争议,上海市消保委呼吁电商平台加强消费者保护措施,包括:

* 消费者自主选择权

* 服务协议充分告知

* 简单便捷的取消方式

* 定期提醒消费者还款义务

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关注先用后付模式的潜在风险,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,保护消费者权益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讯知在线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m.xzxci.cn/2024/11/12/12811.shtml

Like (0)
讯知在线讯知在线
Previous 2024年11月12日 下午3:52
Next 2024年11月12日 下午4:09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